植根课程标准 探索语文真味——福州教院附中公开周教学系列报道(一)

【发布日期:2019/3/27 8:19:21】 【作者:admin】 【关闭

植根课程标准   探索语文真味

——福州教院附中公开周教学系列报道(一)

       为增进校际教研交流,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,提升教师业务素质,推进智慧课堂教学,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开展了主题为“有效践行课程标准 智慧落实核心素养”的市级公开教学活动。2019年3月18日下午,语文组优秀教师林妍、李宁、黄利真和陈晓燕共开设了4节优质公开课。
       初中组林妍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文言文教学《卖油翁》。课堂上,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对主要人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分析。林妍老师的公开课立足于“互联网+”形势下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,通过课前、课中各环节对学生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,实时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难点,针对学情做出及时、直接、恰当的教学调整,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促进了教与学行为的转变。

       初中组李宁老师的《小石潭记》课堂同样引人入胜。蒙络摇缀的藤树,活泼可爱的游鱼,蜿蜒曲折的溪流……赏美景、悟写法,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、知人论世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,感悟作者情感。

       而我校对口校之一小柳小学的吴超校长,她用一篇小初衔接的文言文《鬼见鬼》,为我们展示了小学语文课堂的美好与生动。吴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,饱满的热情感染了所有在场的师生,她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爱上语文,爱上了文言文。

       接着,在场听课老师们对三节同型异构的语文教学课堂进行评课。小、初文言文教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,小学的语文课堂是“感性的课堂”,教师重在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;而初中的语文课堂则是“理性的课堂”,要求学生自主学习、主动探究。
       高中组的黄利真老师开设了一堂表达交流实践的活动课——《识抖音,明讨论》。她选择了“抖音”作为讨论的话题,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,让学生有话可说,有异议可分享可争辩。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,通过讨论和分享,让学生充分交流,大胆表达自我的态度与观点。讨论的过程中,教师循循善诱,通过设置具有梯度的思考题,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,引导学生纵深分析问题,较好地辅助了学生的讨论。这节课旨在通过表达交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,注重语言的建构和思维的提升,是在教学实践上对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有益探索。

       高二年段的陈晓燕老师则开设了一堂文言文赏读课——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。这节课抓住“文言—文脉—文情—文化”四要素展开教学,脉络清晰,重点突出。首先,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断句、诵读反复吟咏文本,体会文本优美流畅的音韵美。其次,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,引用了古文观止中的评价,启发学生分析李白之乐的本质内涵,领会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雅致生命的追求。最后,通过本文与《兰亭集序》《滕王阁序》的比较阅读,体悟不同作者对生命或生命价值的思考,从而让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这节课结合《新课标视野下的古诗文群文阅读》的课题研究,既立足于高考断句及翻译考点的落实,又深入剖析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义,体现了新课标立德树人的精神。

       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李智明、兰芳老师与校内外三十多位老师莅临我校听课指导。两位教研员参加了稍后的评课,老师们对这两节课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:黄利真老师的课自然生动,井然有序,话题选择紧随时代潮流,教学内容新颖,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将话题引入深层思考,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讨论,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,有效地引领学生主动学习、主动建构,充分体现了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”的学习任务群的要求;陈晓燕老师的常态课如行云流水,自然流畅,从新课标出发,立足教材,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,迁移拓展,非常有借鉴价值,教师自身教学功底深厚,又极具亲和力,无论板书,还是朗读都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。